周末的傍晚,镇江丹阳市开发区马家村的百岁老人唐金海家里灯火通明。
洗菜、配料、准备碗筷,一家老小十五口人正要团坐一起吃晚饭。
忽然,灯灭了,房内的欢声笑语瞬间鸦雀无声……
“停电了!婷婷,快去太爷爷床底下拿蜡烛!”
“妈妈,妈妈,为什么只有我们家停电啊?村里其他人家都有电……”
童言无忌的孩子还想说,急忙被老人的孙媳妇给拽走了。
习惯用蜡烛回赠、安慰街邻
老人养成特殊收藏爱好
老人出生在1918年,当时老百姓生活用电普及率极低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有什么活趁着天黑前赶紧做完。
老人家里的日子也过得清苦,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。尤其是1951年,他进入当时的苏南电业局丹阳服务站工作,激动得好几天没睡着觉。
当时,电力设施和资源相当稀缺。即使通了电,停电也是常事,大多数家庭还是用煤油灯照明。
老人身边的朋友常常打趣说:“你们电业局就是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。”
计划经济时期,物资匮乏,很多食品物资只能凭票供应。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,人们才舍得用票换些肉、零食、蜡烛等。
每到年根儿,蜡烛尤其紧俏,常常断货。
凭票供应的年代,人们抢购商品的情景
老人那一代人,有人爱好集邮,有人爱好钓鱼。但老人的爱好和别人不一样——他喜欢收集蜡烛。说收集,可能不够确切,用“囤”来形容更加形象。
这个爱好源于他的工作。作为丹阳供电系统第一代员工,经常有街邻四坊到家里来打听通电的消息,临走时难免会失望。
老人觉得怪不好意思的,就想到了用蜡烛回赠,也算是对期盼光明的街邻一种安慰。
久而久之,他就养成了“囤”蜡烛的爱好。那些年,蜡烛紧俏,老人拿肉票和人家换蜡烛票,没少受家人的数落。
20世纪70年代丹阳电力发展方兴未艾
农村地区实现可靠供电
几箱子蜡烛没了“用武之地”
1980年,老人从单位退休了。
老人泛黄的退休证书写着年代的回忆
办了退休手续的那一天,徒弟们都来到老人家团聚。老人破例拿出了两根蜡烛点燃,没想到他的老伴却打趣道:“今天真是大年初一吃饺子——头一回啊!”
徒弟们感到诧异:“师娘,你怎么这样说师父啊?师父平时经常送蜡烛给街坊啊。”
原来,老人平时对别人慷慨得很,可对自己却很小气。
他依依不舍地对徒弟们说:“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啊,丹阳电力现在正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,我还没干够就要退休了,真舍不得啊!”
上世纪80年代后期,丹阳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稳定供电,从前用蜡烛那烟熏火燎、气味呛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
蜡烛照明功能逐渐衰弱,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
广大农村地区从没有电、通了电,到用上电、用好电,老人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欣慰的同时,也有些许失落:再也没有人上门向他打听通电的消息……
可他“囤”蜡烛的习惯却一直延续着。
为了不让老人有“老了,不中用了”的失落,也为了让床底的几箱子蜡烛有“用武之地”,老人的孙子孙女时刻关注停电信息。
可是现在,供电企业的停电计划大多安排在凌晨时分,对居民生活基本没有任何影响,老人囤的蜡烛想派上用场都难!
于是,小辈们的“烛光晚餐”计划诞生了,蜡烛又有了新的使命……
与时俱进了解电网发展现状
“烛光晚餐”计划早被识破
这不,又是一个周末的傍晚,老人的重孙趁着家人和老人讲话、分散注意力的时候,眼疾手快地把家里的空气开关拉下来,家里又一次陷入了黑暗。
正当从大家轻车熟路地从老人床底下拿出蜡烛准备点燃时,老人平静地说:“你们啊,不要再哄我开心了,赶紧把电灯打开吧。”
暴露了?一家人面面相觑。
没想到,老人说:“前几次‘停电’我就有怀疑了。”
太爷爷,我们这周密筹划的“烛光晚餐”计划怎么就被您识破了?您老人家是从哪里看出破绽的?你们啊,虽然我退休到现在也快40年了,但对电网发展成就还是了如指掌的。
原来,这些年老人不间断地参加单位组织的退休职工集体活动,了解清洁能源发展、智能电网建设情况。
太爷爷,您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,快给我们讲讲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是咋回事……过去咱们丹阳渔船靠岸时,照明、生活用的都是柴油,很不环保。现在,供电公司在河岸服务区开发了一个新项目,安装了岸电系统,以电代油……
那智能电网呢?
丹阳建山储能电站,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储能项目!它就像个超大的“充电宝”,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,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撑……
“我那些蜡烛早就该下岗了……”老人又陷入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。
“太爷爷,太爷爷,房间里桌上有十支蜡烛。一阵风吹进来,吹灭了两支,请问第二天桌子上还有几支蜡烛?”
“哈哈哈,你这小不点。”家庭里响起一阵笑声,把老人的回忆又拉了回来……
注: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,特致感谢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